题图:《我不是药神》海报
最近,《我不是药神》以零差评成了暑期档的爆款,电影以三年前轰动一时的陆勇案为原型,直面“天价药”、“看病贵”这一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
“谁家还没个病人?”
“他才20岁,他想活命,他有什么罪?”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这些经典台词戳中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家人幸福安康才是每个国人最期盼的愿望。
根据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统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2%。“因病致贫”已经成了中国贫困最大的原因,患大病的和患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疾病负担更重。
那么居民是如何应对自身与家庭重大疾病的费用支出的呢?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太平洋寿险日前在京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 大部分居民在应对自身与家庭重大疾病费用支出方面,主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与自筹资金解决,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较低。目前重大疾病的花费一般在12万-50万间,而罕见病的治疗花费可能会高达上百万,因此对于重大疾病的费用准备是每个家庭的大事。
图1 受访者应对重大疾病费用支付的准备方式
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个人医疗自费支出占总医疗费用支出比例为32.4%,而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8%、14.8%、12.5%、13.1%、11.1%。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仍然不够充分,个人医疗自费支出较多,对自筹资金的依赖度较高,更容易发生“因病致贫”等情况。
因此,“病死”“穷死”之余,我们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提升居民的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增加大病到来时的资金来源,有效降低居民个人和家庭的风险水平。
图2 各国个人医疗自费支出
占总医疗费用支出比例(2015)
商业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而疾病保险则能保障生大病后的治疗、康复和生活费用。
他们对于居民个人和家庭的意义在于:
弥补社保不足
社保给予居民的是基本保障,治疗费用报销额度有一定限制。商业医疗保险对医保覆盖对象来说,是对医保无法报销部分的补充;而对于没有医保的居民来说,商业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的风险防范作用就更加重要了。
经济补偿作用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会越来越差,购买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不仅可以使被保险人获得疾病诊治的治疗费用,也可以减轻因为重大疾病导致工作能力的丧失及未来收入减少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影响。
资金安排功能
保险公司推出的部分医疗保险产品自带分红和投资功能,并可在约定的期限内按计划返还给被保险人一定的金额,具备一定的资金安排和投资功能。可以让投保者提前储蓄一笔资金,防范未来因意外等因素带来的经济负担,或为养老等准备资金。
《我不是药神》中有段电影对白令人泪目
“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领导,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
或许,添置商业健康保险不能保证我们一辈子不生病,但是可以提高自身医疗保障水平,在重大疾病来临时撑起一把保护伞,避免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在要么病死、要么穷死的困境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摘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